前言

單車改裝界中流傳著一句話: 「越接近地面的零件越值得升級。」,所以時常會聽到有人推薦升級輪組、內外胎等⋯和地面貼近的零件,輪組方面的升級輕量化及減少風阻外,外胎的影響也是很重要的,畢竟是要和地面貼在一起的,所以優先升級一條適合你的外胎,會比更換其他零件更加有感,那要怎麼挑選外胎呢?

外胎的挑選取決於你的騎乘方式,以及車架的允許胎寬容納量,以下會針對公路車、Gravel車、登山車進行講解,希望對你的升級或是更換的方向有所幫助。

公路車

公路車的挑選普遍為窄胎,但從以前的23c逐漸變成25c、28c為主流,公路車外胎的挑選可以從重量、耐磨程度、防刺性、滾動阻力⋯等方向作為考量,而需要何種取向的外胎可以根據預算以及騎乘量進行考量。

很多人在挑選公路車外胎會著重胎側是否有紋路來增加抓地力以避免在雨天打滑,但其實這迷思是錯誤的,因為公路車多為窄胎,其外胎造型在打飽氣後和地面的接觸平面並不寬,在地溼時,外胎造型會如「切開」水般前進,並不會出現水飄現象而打滑,所以外胎的胎邊紋路對於公路車來說,或許只有帥氣的功能吧?

在挑選外胎的時候,有多種外胎可供選擇,以 Maxxis 的外胎為例,可以根據自己重視外胎哪一方面的表現而進行選購,比如筆者就有使用過 High Road 的外胎,這在 Maxxis 算是全方位的外胎。

210911_1_tireselection

Maxxis的公路車胎產品線,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進行選購。 (圖片來源:Maxxis

Gravel車

Gravel車的外胎由於在兼顧 off-road 地形處理崎嶇路面以及 on-road 的低滾阻還有降低胎噪,所以在設計上會有所取捨,所以在挑選上會有整個胎面都為顆粒型的 Gravel 外胎以及在胎面側邊有顆粒但中央處只有胎紋的 Gravel 外胎,這兩者以全顆粒型外胎的越野能力較強,但在平路就無胎面中央處胎紋的較低阻力,這兩種外胎都有各自適合的地形,就依據你騎乘的地形的比例進行搭配較為理想。

除此之外,外胎的寬度選擇也是很重要的,不僅會影響到舒適度,在越野能力方面也會有所改變,但也不是一味追求極為寬的外胎,寬的外胎可能會裝不下車架(所以也得注意車架對於外胎的最大容許量),也會在你騎 on-road 時增加了許多不必要的阻力。

WTB 的 Gravel 用外胎,可以根據你的騎乘型態來做胎紋上的選擇,左邊為 Cross boss,右邊為 Byway (圖片來源:WTB)

登山車

登山車在外胎上的選擇可說是五花八門,不僅是顆粒上的選擇,連外胎所使用的膠料軟硬度也對你在崎嶇地形上的操控有所影響,簡單來說,顆粒較大的外胎較為適合越為崎嶇的路面,但也會跟顆粒的高度以及角度有所關聯,而至於要用到越野能力多強的外胎,得取決於你所騎乘的地形來做選擇,比如一條外胎適合過彎而另一條適合處理泥濘地形等,外胎的選擇可以根據官網上所給的說明或者是實際測試過,才能找出最對的上你的「口味」的外胎。

除了顆粒大小影響越野能力外,外胎所使用的膠料也是有所影響的,比如 Schwalbe 在其登山車外胎上就有四種不同的膠料,分別為紅、藍、橘、紫四種顏色,而這四種顏色分別從膠料硬至軟膠料,硬的膠料在硬實的 off-road 上可以充分發揮出速度,而軟膠料在泥濘的 off-road 路段提供較為強的抓地力,這在外胎的選擇上確實增加了不少多樣性。

210911_4_tireselection

Schwalbe 在登山車上用上了四種不同軟硬度的 Addix 膠料,以適合不同騎乘 off-road 路段。(圖片來源: Schwalbe)

結語

以上則是單車中三種車系的外胎挑選,在公路車方面,可以從重量、耐磨程度、防刺性、滾動阻力…等方向考量,而登山車不僅得考量到外胎的顆粒大小、造型等,也得考慮外胎膠料的軟硬度是否符合你的需求。

外胎在單車上是最有感的改裝,每一條外胎都有它的特色及優缺點,唯有多嘗試不同種類的外胎並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搭配,才能在各種路段發揮出它最大的功能!

現在就用 Velodash飛騎 免費App 規劃路線,搭載新買的外胎上路吧!

📥 iOS 點我下載
📥 Android 點我下載


velodash編輯部

查看作者